DOI:10.16298/j.cnki.1004-3667.2017.05.01
摘 要:高等教育现代化是支撑、推动和引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引擎。走向2030的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必须面对全球化挑战,主动适应和引领社会发展,汲取历史经验与智慧,发扬改革创新精神,完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现代化体系建设。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理念。多样化、可持续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基本道路。鼓励创新、合作开放是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动力。提高质量、促进公平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高等教育现代化;以人为本;国家发展;提高质量;促进公平
现代高等教育是一项公共事业,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社会文明的凝聚平台,全球共同利益所在,也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
现代高等教育承载着人类社会历史和文化教育的基因与传统,其思想观念、体系制度、组织形态、教学内容和技术方法上的发展与进步则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目标、过程与成果。在当前的中国社会,高等教育现代化,作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明确进入国家现代化议程,成为支撑、推动和引领国家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引擎。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面对当前和未来中国社会乃至全球性的重大问题挑战,高等教育必须全面履行其培育人才,创造知识,引领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职责。
一、 发展背景与现实基础
20世纪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和丰富经验。世纪之交的大改革、大发展、大建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有力实施,使中国高等教育站在了由大向强的历史新起点上。
1. 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路线图的背景坐标和参照系。当前规划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图景至少要有三个维度:一是“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二是过去数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已经累积形成的发展基础;三是中国在人类社会发展,特别是全球化大潮中的地位与作用。基于此,我们认为:未来十至十五年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阶段。2030作为连接“两个一百年”目标的重要时间节点,其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及态势,特别是高等教育的质量水平及品质,尤为关键。
2.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与未来挑战。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工业制造国和产品贸易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今后几年,即使中国经济增速放缓,2030年仍将跻身世界高收入国家行列,并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关于中国国情和未来发展趋势的有关研究显示:中国正从传统意义上的数量型“人口红利”向质量型“人力资源红利”阶段过渡。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攻坚时期,我国经济既要保持中高速增长,又要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总体要求,无不凸显高等教育必须承担的责任,推动高等教育在提高人才资源水平,促进人力资本增值、推进创新驱动经济方面发挥重要基础性、关键性作用。
结束了连续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进入经济新常态的中国,能否继续保持发展活力,在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否在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中,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直至205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能否适应内外环境变化,履行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国际角色,为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可借鉴的高等教育服务国家及人类社会发展的理念与模式?回答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总结已融入世界大潮的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全面吸纳可为人类文明共享的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精华,深刻反思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改革探索之路,在此基础之上,形成对中国未来、乃至全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蓝图。
3. 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新世纪第一个十年中,中国高等教育以大基数、高速度、低成本为显著特征,实现了由精英向大众化阶段的历史性过渡。国务院适时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高等教育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需要,坚持以育人为本,以改革为动力,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走内涵发展道路。随着18~22岁人口总数逐年下降,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2010年的26.5%,平稳上升为2015年的40%,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有望达到50%,从此迈进高等教育普及化国家行列,2030年将会全面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这一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巨大成就,不仅是一个人口大国迈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文明古国对现代人类社会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
4. 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挑战与问题。在充分肯定高等教育发展成就的同时,也必须深刻认识中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挑战与问题。首先,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及科技创新的基础相对薄弱,在国家整体发展中的贡献率有待提高。目前政府及社会对教育高度重视,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但对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期待比较功利,教育所蕴涵的对个体、家庭、区域、国家、社会发展的潜在收益、隐性价值和综合贡献远未得到广泛认可。与经济改革相比,政府及社会对教育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认识和准备不足,对高等教育作为智识型产业的独特地位与机理缺乏了解,治理理念与手段落后,虽然改革力度很大,但改革效果却不如意。其次,高等教育系统的内部要素发育明显不足,满足不同人群多样化教育需要的能力有限,服务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水平不高;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的能力不足,可以向世界输出并引领全球变革与发展的新教育理念、新制度设计及文化创造匮乏;此外,尚存在高等院校内部的能力建设不足,教育教学理念陈旧,课程及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相脱节,人才培养质量、水平及适切性低,院校治理理念与手段落后等问题。
当前,在党和国家“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指引下,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科技强国、文化强国的大国使命,迫切要求我们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以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担当,加快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同时,用中国高等教育的实践探索和改革智慧为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理念及模式做出应有贡献。
二、 核心理念与发展目标
走向2030,中国高等教育必须面对全球化挑战,主动适应和引领社会发展,汲取历史经验与智慧,发扬改革创新精神,坚守教育质量与公平的核心追求,探索多元化育人模式,完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现代化体系建设。
(一)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理念
恪守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发展的教育理念,坚持多样化、可持续的发展道路,鼓励创新、合作开放的办学模式,实现提高质量、促进公平的根本任务。
1. 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理念。高等教育的育人性是其根本属性。人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出发点、立足点与归宿。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是以人为中心的教育体系、教育制度、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现代化。走向2030的中国高等教育必须彰显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
2. 多样化、可持续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基本道路。高等教育系统的健康性是实现高等教育自身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具有健康性的现代高等教育系统必须在理念上突破精英化、同质化、单一化局限,形成与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阶段相适应的教育观、人才观及质量观;在制度层面,形成在目标、性质、类型、层次等方面具有足够灵活性和多样化的体系,以满足日益丰富的市场需求和不断扩大的社会期待,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在实践层面,必须探索不同性质和类型的高校在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不同特点,形成学校与学校、学校与社会、学校与自然、学校与人的差异性和谐共存、互补性共同发展的局面。
3. 鼓励创新、合作开放是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动力。高等教育的创新性是推进与提速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所在。高等院校要以创新为主线,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重点,在体制机制、办学形式、学习方式、科学技术、文化精神等方面探索创新之道。合作开放是高等教育全球化的内在要求,是高等教育资源共享互惠的必由之路。积极鼓励高等教育跨国、跨域、跨业等各种形式的合作,构建全球高等教育利益共同体,推进高等教育在共建共享发展中互融共生。
4. 提高质量、促进公平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根本任务。高等教育质量与公平的平衡性是高等教育发展和系统成熟的重要标志。高等教育现代化必须坚守机会公平底线,以能力为原则,以需求为导向,推进高等教育过程和结果的实质公平。高等教育现代化必须努力追求卓越,在不断提高教育普惠性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改革教育形式、内容与方法,提高教育供给侧效益,提升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与质量。高等教育现代化必须在提高质量与促进公平的双重目标中达成平衡。努力消除体制、机制及思想、观念上的障碍,激发政府、社会、行业、高校等发展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共识,让更多的人享受更高质量教育。
(二)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愿景目标
到2030年,努力实现高等教育的系统转型与功能再造,大力促进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基本建成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现代化治理体系,整体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目标,为2050年全面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1. 发展定位。高等教育迈入普及化阶段。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超过50%,迈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门槛,2030年毛入学率有望超过60%,在学人口达到4500万人左右。高等教育规模稳居世界第一。力争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高等教育结构体系更加合理,一批学科跃居世界一流前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前列。
2. 功能再造。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对原有体系进行改造,对陈旧过时的功能进行调整、甚至颠覆性改变;需要根据时代需要,培育和创造原有体系和功能中并不具备的、全新的体系和功能要素。功能再造的目的是增强高等教育促进人的发展及服务社会的功能。在促进人的发展方面,要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改变知识本位,尤其是专业知识本位的狭窄单一教育观,注重终身学习和泛在学习,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多元学习空间。在增强社会功能方面,要树立经济与文化、政治、科技等多元功能协调发展的观念,既要重视高等教育服务经济发展的作用,也要强调高等教育促进政治文明、社会发展、文化传承创新等功能。
3. 教育创新。积极探索教育新理念、新制度、新内容、新方法、新手段,提升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度,培养数量充足、素质精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顺应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智能增强技术等迅猛发展的时代潮流,以高等教育信息化促进先进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融合,打破传统教育制度、形式、机构、空间和时间边界,构建智慧校园,拓展无边界高等教育。
4. 制度完善。在以人为本的现代化高等教育理念指导下,由政府、社会、高校、市场等多主体共建共享,完善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和治理体系建设,形成基础坚实、多元立体、充满活力的现代化高等教育系统。
5. 国际合作。以开放、合作、共享、包容的姿态塑造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新形象,根据国家发展战略,以人才培养及科学研究为主线,构建国际高等教育合作联盟,形成多区域、多类型、多层次高等教育国际协作网络,关注全球高等教育共同利益,提升参与全球高等教育治理能力,促进国际高等教育联动效应。
6. 社会贡献。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培育国家建设需要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推动国家科技与文化创新,催生一批世界级优秀成果,满足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需求,在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核心竞争能力。
为了健康、有效地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未来十几年高等教育发展必须紧扣“优化结构、依法治校、卓越发展、面向世界”的战略主题。根据社会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客观需求,科学调整与优化区域、层次、专业、类型等高等教育结构,促进办学水平多位升级。在高校治理体系重构中,鼓励高校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前提下,根据大学章程自主办学;激励高校在规模适度扩展的基础上,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创新、管理机制等方面追求卓越。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高等教育发展必须为推进大国崛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挥前所未有的人才与文化支撑作用,努力在世界高等教育舞台中具有更大的发言权、影响力和贡献率。
三、关键领域与主要任务
高等教育现代化首先是教育思想、理念及价值观的现代化,同时也是大胆探索、推陈出新的教育改革实践活动。未来十几年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建设目标和任务是:以人为本的教学改革实践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完整过程,对接国家战略需求的科研创新,不断推进的信息化技术应用,注重内涵的教师专业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等。
(一)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现代人才培养理念,建立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教育教学制度
现代化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核心也是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充分实现人的现代化。从这一视角思考高等教育,就是要突出教育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以人为本的高质量教育必须立足于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发展和作为社会成员的成长需求上,凝聚在学生主动投入、积极探索的学习过程中,体现为学生延续终身的学习与发展能力的全面提升,转化成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进步的丰硕成果。高等院校要通过价值塑造、文化熏陶、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培养学生成为各行业管用实用的技能型人才、高素质专业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1. 推进观念更新,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现代教育观。现代教育观是指基于现代社会基础、反映现代人发展需要的教育观念和理想。如目标指向人生全过程的终身教育理念;范围涵盖全体、内容指向全面的全人教育理念;重视个体差异、满足个性发展需求的个性化教育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综合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等。在现代教育观念中,学生是独立自主的学习者。对学生角色的这一定位,要凸显出学生在教育中不可替代的主体地位与作用。由此形成的“以学(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育教学观成为最能代表现代教育本质的突破。走向2030,我们必须实质性地推进这一现代教育教学观念在高等教育中的实践和创新,形成具有中国文化特色、适应中国教育环境、满足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的“以学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
2. 提倡创新方法,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中外教育改革的历史证明,观念层面的变化必须与行为和手段层面的改变结合在一起,新教育观念的传播与落实需要建构在教育方式方法的革新上,特别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个性化、多样化学习,提高学生个体及整体的学习质量与效率。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极大地丰富了教育的手段和方法。由“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s)为代表的远程在线学习更使人们看到多年来梦想的教育形态——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按自己的节奏学习,并即时得到学习反馈,有可能成为现实。虽然目前很难预测教育技术和方法的创新会给未来教育形态带来怎样的变化,但能够预见的是,学校仍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教与学仍是学校工作的核心。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必须从改革高校的教学过程开始,从改善课堂中的教与学做起。教育技术和方法的创新服务于特定人才培养目标和整体教育目的。先进教育技术和教学方法必须与学生的学习行为融为一体,与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相匹配,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率,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3. 优化课程结构,全面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及社会多元需求。现代大学是高度专业化的育人机构。精心安排的课程体系是高等教育履行育人功能的直接载体。课程设置不仅涉及知识的组织和讲授,还直接反映教育目标,明显影响教育的品质与质量。好的课程体系在知识世界与现实社会间建起联结,将通识素养与专业知识技能融为一体,并且把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这也是良好教育的直接体现。面向2030的高校课程改革,必须同时具有历史性、前瞻性和现实性,综合考虑未来社会及市场对人的知识、能力和素养的综合多元要求,勇于突破传统学科知识及教学组织形式的局限,努力构建坚实而丰富、体现知识积累与创新、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服务人的职业需要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课程体系。
4. 推进多元评价,建立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的综合评价体系。高等教育由精英走向大众化阶段的重要变化是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评价标准及方式的不同:从精英阶段评价对象同质性强、评价标准相对简单、评价方式较单一演变为大众化阶段的评价对象多元、评价标准丰富、评价方式综合等。这种演变目前仍在继续,并且伴随中国高等教育走向2030,程度还将加强,并最终形成适应中国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需要的评价理念和以诊断、改进为特征的综合评价体系。为此,我们要继续推进评价理念与规则的转变:从注重院校资源、声誉和产出的“静止质量观”,转变为强调大学教育为学习者带来的变化和提高、为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而形成的“增值性质量观”;从关注教师的“教”到重视学生的“学”,努力建设以“学”为中心、注重学习过程和结果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在评价标准与方式上,顺应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突破单一教育系统制定标准的局限,注重国际合作及跨国家互认学历的国际认证标准和程序;强调教育评价的多元主体参与,改变过于依靠政府的行政评价方式,鼓励第三方及专业力量介入,科学采集证据,丰富评估工具及手段,将评价结果用于发现和诊断教育问题,改进和提高教育质量。
5. 优化教育环境,激励学生自主、合作、创新性学习。伴随信息技术和知识全球化发展,大学生的学习空间扩大,学习内容丰富,学习方式多元,但同时存在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志趣缺乏、学习投入下降等问题。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普及化以后,迫切需要政府、社会及个人在投入更多物质资源,以保证高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情况下,更加注重高校的软环境和内涵建设,形成更具支持性的学习生态和校园文化氛围。
高校要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的人文关怀。以校园精神文化作为软环境建设的核心,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和教风,倡导丰富健康的社团文化,努力打造自由、平等、安全和友好的学习环境和学生成长空间。高校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新学习提供引导性、支持性政策和环境。建设具有高度荣誉感和责任心的教学共同体,促进师生“从游”和耳濡目染的人格化培养,加强名师的示范和榜样作用,促进学生间的紧密联系和交往,在互助学习与合作中共同提高。
(二)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教育全过程,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成效
创新创业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创新创业教育必须为现代社会永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未来十五年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新兴产业迅速发展的关键期,迫切需要高校培养一大批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优良、具有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1. 加强系统筹划,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教育全过程。创新创业教育必须面向全民、面向全球、面向终身,引导高等教育观念转型、内容与方法革新。创新创业教育既要融入学科专业与课程建设,培养所有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精神与能力,也要促进特殊群体的创新创业人才脱颖而出,发挥其创造力与社会贡献。高校必须根据国家发展的战略布局,进一步厘清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目标与思路,创新发展模式,构建整体、互补、可持续的生态体系,培养具有全球视野与行动能力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需求。通过一系列战略举措与政策支持,到2030年,形成理念先进、梯度有序、制度完备、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体系。打造创业型人才培养高地,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激情及能力,促进社会创新创业风尚,形成创新创业型人才辈出的新局面,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影响力居世界前列。
2. 集聚优势资源,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根据我国行业与产业战略布局,瞄准高新科技发展趋向,实施“创业中国计划”“创业型大学建设工程”等优先发展战略,建设世界一流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整体谋划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各级各类高校要在分析自身专业优势和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将创新创业纳入学校核心使命,制定并实施定位准确、目标合理、行之有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战略,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标准、机制、课程、方法、实践、师资、服务、保障等各个领域改革。
形成可持续、多样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高校要主动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枢纽,带动基础教育,衍射继续教育;建设多样化创新创业学院,探索多样化创业人才培养途径;实施商业创业、社会创业、岗位创业等多类型创业教育项目;提供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网络课程、实战课程、国际课程等课程群;探索创新创业教学方法改革,形成学生乐学、善学的创新创业学习环境。
发挥知识创业的引领性作用。创业教育与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相融合,强化基于知识创新的创业教育,引导学生拓展探索型创业。优化产权归属与技术转化的利益分配制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鼓励创业团队应用与推广创新成果。
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鼓励高校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劳工组织等国际机构、国内专业学会、企业等机构紧密合作,开展师资教育与培训,培养大批国家级创业教育名师和导师,促进高素质创业教育师资茁壮成长。
3. 优化创业环境,形成创新创业教育合力。政府、高校、企业、社会组织等不同利益相关者在创新创业教育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系统、全过程,形成强大的创新创业教育供给侧矩阵,彼此互补、互哺,打造息息相关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链。集中人力、财力、物力等综合资源,采取非均衡发展策略,打造若干具有世界领先地位的创新创业教育自由区,一批国家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区,更多具有区域或行业特色的创新创业实践区。
实施“创业教育伙伴计划”,加大创业扶持。构建创业教育协作网络,推动企业、高校、社会组织等开展创业教育跨界、跨校、跨域合作;打造创业融资流,促进政府扶持基金与社会风险投资基金对大学生创业项目的支持;优化营商环境,打通创业壁垒,提供创业专业化服务;加强创业宣传,为创业营造激励氛围。建立资源汇集机制、价值交换机制和平衡调节机制,形成以知识创新为主要媒介的溢出效应及以资金、经验、机会为主要媒介的反哺效应,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与可持续发展。
推进国际合作,培养具有国际意识与能力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全球化变革,以全球化创新创业人才为支撑,主动对接“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促进全球商业价值链重组。积极介入全球商业模式,争取海外创业风险投资,融入国际创新创业教育潮流。实施“创业教育国际联合培养计划”,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国际协作。组织国际创新创业特训营、国际创新创业计划大赛等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全球创业动态和创业机会,培养学生全球创业思维与行动能力。
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基础设施,强化实践实习。要建立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创客空间和创业实验室,鼓励大学生从创业实践中学习、在创业体验中学习;高校与产业共同设计和组织创业实习项目,增长学生创业实践历练。鼓励校友支持高校创业教育,向校友企业提供创业型人才、创业网络和创新技术,形成良性互动的创新创业生态链。
建立第三方“创新创业教育评估中心”,实施评估监测。对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项目开展评估与监测,推广高校最佳创业实践经验,形成高效创业教育支持机制,保障创新创业教育质量。
(三)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提升全球竞争力为重点,全面提升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
高校科技创新在国家基础研究中是主力军,是前沿科学研究和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主要策源地;在应用研究中是重要方面军,是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提升社会文明及实力的重要战略要素。高等教育现代化要求高校科技创新必须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努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努力提高科技成果质量;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努力提高科技服务能力,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战略中扮演重要角色。
1. 鼓励自由探索,提升高校科学研究的原始创新能力。持续增加对高校基础研究的投入和比重,鼓励高校面向国际学术前沿领域和现代科技交叉集成领域,吸引和聚集国内外的优秀创新团队与优质资源,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知识创新模式,积极开展前沿性、基础性、跨学科研究,鼓励和支持好奇心驱动的自由探索,营造良好学术环境和氛围,着力提升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原始创新能力,大幅提升高校科研成果的学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持续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研究宣传。深度挖掘中国优秀文化与传统,结合中国现代化实践,推进文化理论创新。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抓手,加强研究团队建设、鼓励文理交叉集成、构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新平台,建设一批达到世界水平,享有国际声誉的学术高地和咨询智库。充分利用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平台,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走向世界,在国际学术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形成中国学派。
2. 强化优势集成,提升对国家战略的科研支撑能力。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人类发展重大问题,建设一批以需求为导向的高校创新平台或创新基地,建立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的重大研发与应用平台,加快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基础的知识、技术集成与创新,加快创新力量和资源整合与重组,着力提升高校科技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集团攻关能力,支撑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转变。面向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和产业核心共性问题,以更加开放的机制引导和支持高校与各方面创新力量开展深度合作。鼓励各类高校通过多种形式自觉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引导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等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产学研用协同研发,加快学科交叉融合,促进优质资源充分共享,推动高校服务方式转变,推动教育、科技、经济、文化互动,实现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同步提升。
3. 促进成果转化,提升创新驱动需要的科研服务能力。鼓励高校构建多元化成果转化与辐射模式,形成政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的技术转移模式,在区域创新中发挥骨干作用,为地方政府决策提供战略咨询服务,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为产业结构调整、行业技术进步提供持续支撑和引领,成为国家技术创新的重要阵地。
构建高效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完善高校发明创造的权利归属与职务奖酬实施办法,加大对科技成果完成人的奖励和激励力度,开通高校采用科技成果绩效奖励、收益分成、投资入股、增值权激励等通道。强化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奖励、激励政策,鼓励有市场价值专利的形成和产生,从而促进大学创新能力的提升。
4. 完善评价机制,提升高校学术研究成果质量。建立分类评价机制,重点评价基础研究成果的理论独创性和学术前沿性,应用开发类成果的技术突破性和行业贡献度,成果转化类成果的科技附加值和市场满意度,政策咨询类研究成果的决策支撑性和社会影响力。建立以创新质量和社会贡献为导向的科研成果考核评估体系,改变过度指标化的传统学术评价方式,更加注重研究成果的原创水平、学术品味、同行认可度和业界影响力,大力提升高校各类成果的学术价值、科技贡献和社会效益。建立科研评价容错机制,鼓励高校科研人员敢于突破传统科研方法、勇于挑战世界级难题。
5. 改革管理体制,营造支持激励创新的良好环境。完善科研投入机制。加大对高校科研活动的投入力度,改革科研经费投入结构,完善高校科研经费预算模式,使投入更加符合高校科研活动的规律与特征。建立科研全成本核算机制,理顺科研投资主体、研究主体和科研成果使用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促进各种科技资源的有序流动,为经济增长提供更高的科技贡献率。完善高校科研项目管理方式,进一步取消或简化针对科研的审查、管理、验收等行政程序,鼓励高校根据学术发展规律和学术研究需要采用个体研究、学科带头人负责制、科研大团队、跨学科交叉研究、跨单位协同研究、跨行业联合攻关、跨国合作研究等灵活多样的科研模式,不断提升高校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
(四)创新高校人事管理与评价制度,建设高水平专业化教师队伍
高校教师是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力量,这一队伍的现代化水平,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实现程度。推进以人为本的现代高等教育,必须全面提升高校教师的专业素养及育人能力。
1. 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提升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21世纪的前15年,伴随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实现大众化,高校教师队伍数量规模同步大幅增长,专任教师总量增加100多万人。今后15年,即使保持高等教育规模稳步发展的新常态,以全国高校生师比均值保持在16:1以内计算,2030年高校专任教师总量也将达到250万人以上,即未来15年继续增加100万人。
走向2030的高等教育,除教师数量持续增加外,还要求教师队伍结构更加优化、配置更加合理、能力更加提高、制度更加完善、教师来源更加多元,学科专业结构更加适配,学缘结构显著改善,职称结构更加合理,形成高水平、可持续发展的教师梯队。
当前,我国高校真正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大师”级人才较少,能活跃在国际科技前沿的拔尖创新人才不足。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还不适应高等教育现代化要求,教育教学能力水平亟待提高,知识基础、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都难以适应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以及培养应用型人才、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为此,要把发现、引进、培养、使用优秀人才作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战略任务,汇聚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优秀教师,造就一批学术领军人物,培养一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建设一批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教学科研团队。要整合优化各种人才项目,完善遴选标准与程序,资助具有学术能力与潜质的人才。要按照专业化、职业化标准,深化职员聘用、考核、评价、激励机制改革,不断提高职员队伍建设水平。
实施战略科学家和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大师计划,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学术大师。努力使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既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科学家、学术大师、学科领军人才和教育家,也有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具有学术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还有能够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团队和学术群体。
到2030年,若干所大学教师队伍整体实力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校教师基本具有博士学位,高水平大学教师基本具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水平明显提高,高校的外籍教师比例大幅度提升。应用技术大学和高等职业院校建立一支具有较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技能的教师队伍,来自业界的实践型、技能型教师比例大规模增加。
2. 强化系统培养,全面提升教师队伍专业素质及能力。现代化的高校教师队伍,必须具有崇尚科学、引领创新的职业精神;学术领先、服务社会的职业素养;力行示范、科学育人的职业能力。高校教师必须善于将学术前沿与现实需要联结起来,指导学生在特定的专业领域学习与成长、探索与发现。
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将教师发展纳入学校发展总体规划,建立“专业化、制度化、常态化”的教师发展体系。完善教师发展机制,创新教师培训模式,推进教师培训、教学咨询、质量评价等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以强化高校中青年教师的师德修养、提升教学能力和学术水平为重点,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教育教学研究、奖励激励等方式,切实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
建立制度、完善标准,切实强化青年教师教学学术素养的培养培训。特别要加强教师的社会实践,引导教师认识国情、世情和社情,结合专业参与实际工作,积累工作和工程技术等实践经验;政府和社会各界要认识、理解和遵从教育规律,营造有利于促进教师发展、有利于人尽其才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社会环境。
抓好高校“教学促进中心”“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努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学生学习品质、形成优良教学文化。要通过有效的教师培训、教学评价和改进、职业生涯规划等,传播先进教育理念,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3. 抓好制度建设,切实提高高校教职人员待遇及职业荣誉。创新高校人事管理和薪酬分配方式,提高教师地位待遇。建立开放、多元的教师选聘机制,探索国际通行的“准聘—长聘”制度,建立教师联聘机制;满足教师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的需要,完善教师业务进修制度,加强教师的培养培训;维护和保障教师切身利益,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建立合理有序的教师流动机制,制止无序流动和恶性竞争。
建立教职人员分类管理与分类评价制度。宏观上,不同类型高校要确立适合自身特点的教师分类与管理评价制度,建立适合自身需求的教师准入制度与聘任制度。院校层面,按照教学科研岗、教学岗和科研岗等岗位设置,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实行不同的评价模式,重视质量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功能,完善教职人员综合考核评价机制。推进职员队伍人事制度改革。扩大职员数量,稳定职员队伍。按照专业化、职业化标准,深化职员聘用、考核、评价、激励机制改革,不断提高职员队伍建设水平。改变高校与政府行政级别对应的干部管理模式,弱化职员职级与行政级别的一一对应关系,探索建立符合高校特点的专业化职员队伍。坚持和完善职员分类管理制度,采用不同的考核评价体系和薪酬激励措施,强化岗位服务质量和工作水平在考核评价中的应用。合理配置学校部门和院系的职员队伍,逐步扩大学院职员队伍所占比重。
坚持人才强教,人才强校原则,建立更具激励、更加高效的高校人事管理制度。逐步取消高校编制、职称比例及人员经费总额等限制;完善教师培养、评价、选拔、流动、激励和质量保障机制。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统筹规划薪酬体系,探索规范化的收入分配模式和待遇合理增长机制,建立科学而富有竞争力的薪资收入标准和福利体系。
(五)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形成智能增强型高等教育发展模式
展望2030,要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必须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中,创新教学、科研、管理和社会服务,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与利用方式,形成智能增强型高等教育发展模式,提升高等教育服务人的成长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地位与功能,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1. 完善和提升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服务智慧教育。到2030年,我国高校将全部接入下一代互联网,实现移动互联网全覆盖,用户桌面网络带宽得到明显改善,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广泛应用于高校,建成高速、移动、感知、智能的智慧校园网络环境,实现所有人、财、物信息采集、存储、传输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形成四通八达的校园信息网络。
建成覆盖全国、实时传送的高等教育大数据中心,并形成与政府、企业及各级各类教育组织的数据共享机制,以支撑各类基于数据分析的教育服务。所有高校建立数据灾难恢复、网络安全防护、个人隐私、风险管理等信息安全机制,在教育信息公开制度下保证组织与个人的网络与信息安全。
到2030年,实现高校内部、高校之间、高校与社会之间信息化资源的共建共享,以用户为中心,整合硬件、软件、信息、信息技术服务、人力等一切信息化资源,保证用户通过任何数字化终端,随时随地享受稳定可靠、低成本、高效益、绿色环保、个性化、智能化的信息技术服务。同时,建立高等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与管理的长效机制,实现信息化专项经费与科研、教学、管理活动中信息化经费的统筹协调,解决高等教育信息化重复建设问题,提升信息化投资效益。
2. 普及数字化学习,推动个性化教育。到2030年,我国高校争取做到每门课程提供包含微课、多媒体课件、数字化教材、在线课程等在内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包,绝大多数课程都有可用的在线开放课程。建成一批具有学科特色的数字化教与学工具,为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的各个环节提供支撑。科研平台与教学平台数据共享,促进数字化科研资源向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快速转化。实现物理学习空间与虚拟学习空间的无缝对接。建成以学生学习为中心,融数字化学习资源、数字化学习工具、交互工具、实验设备等学习资源为一体的,人人能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泛在学习空间。
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等普遍应用于高校专业课教学,并探索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慧学习,尝试根据学生需求与学习特征,提供个性化学习服务,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3. 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随着数字技术,尤其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培养和提高“数字土著大学生”的数字素养,使其成为善长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生存、合作、创新的合格“数字公民”是新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高校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数字素养,完成从“用技术教得更好”向“用技术让学生学得更好”转变,从“知识中心”转向“能力中心”。需要掌握和提升互动教学、研究性教学、混合式教学、跨校合作教学能力。在智慧学习技术帮助下,教师能迅速准确掌握学生学习状况,并进行针对性、个性化教学。
基于在线开放课程的跨组织,乃至跨国学分互认成为普遍现象。高校、社会教育组织、用人单位在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学习评价等层面开展深入合作。高校准许学生选择不同来源课程,选择不同学习方式以获得学分。高校将突破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社会教育的壁垒,致力于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网络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成为推动我国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主力。学分、学费、教师、教务、学位授予等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将突破单个学校,在学校、社会教育组织、用人单位的教学联盟体系下,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人才培养体系,不同层次高校的人才培养功能将重新定位。
4. 以信息化推动科研大平台建设,促进协同创新。推动跨组织科研协同平台的建设,全国建成数个集高性能计算设施、大型仪器仪表、存储设备、科研数据、科研人员为一体的科研协同平台,实现国内高校、科研组织间基于互联网的计算资源、数据资源、服务资源、人力资源的有效聚合和共享。国内一流高校或一流学科实现与国外知名科研组织、高校间科研资源的共建共享。
基于虚拟科研组织的跨学科、跨领域、跨区域的学术交流、科研合作、协同创新成为我国高校科学研究开展的主要方式。基于信息技术的跨时空、跨文化、跨人际的交流与协同科研模式,以及科研体制、科研价值观、科研文化的创新发展是高等教育领域科研改革的重点。
5. 以信息化提升高等教育决策与管理水平,促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2030年,信息系统全面覆盖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业务,高校内部彻底消除信息孤岛,形成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一站式教育信息服务模式。高校实现与政府、基础教育、其他高校教育管理数据的共享,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提供基础。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决策支持与教育信息服务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常态。高等教育决策机制从基于少量信息的模糊决策发展到基于海量信息分析的科学决策,数据成为高校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数据治理成为高校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信息化推动高校职能部门从“管理向服务”转变,从条块分割的科层组织结构向扁平矩阵结构发展,促进高校行政官僚化难题的解决,推动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同时,要健全高等教育信息化治理体系,协调和理顺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中政府、高校、企业、社会等利益相关者的权利与职责,保证国家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整体协调发展。
(六)促进更广泛的国际开放与合作,力争成为全球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核心成员
在全球化进程中,高等教育是知识更新、技术升级、跨境合作和文化理解的基石,所有与全球化相关的变革都会涉及高等教育,同时全球化进程也深刻影响着高等教育变革。高等教育现代化要求高等教育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赢得国际社会认同,成为全球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核心成员。促进高等教育的国际合作与开放,有利于我国更有效地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优秀人才,更快速地提升高校学术能力和影响力,更广泛地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更全面地展现中国改革与发展成就,更深入地参与国际事务和全球治理。
1. 以更自信的姿态,加强国际间教育及科研领域合作。拓宽实质性国际合作办学的广度和深度,支持中外大学间的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吸引更多世界一流的专家学者来华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有计划地引进海外高端人才和学术团队。引进境外优秀教材,提高高校聘任外籍教师比例。办好若干所示范性中外合作学校和一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推动我国高水平大学海外办学。扩大政府间学历学位互认。参与全球科学计划,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共同研究全球性重大问题。与海外大学、科研机构共建高水平国际科研合作基地,联合推进前瞻性科学研究。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或学术机构合作,建立教学科研合作平台,联合推进高水平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加强内地与港澳台地区的高等教育交流和学术合作。
2. 以更良好的环境,促进跨国间教师和学生交流。创新和完善公派出国留学机制,支持优秀学生进入国外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学习。加强对自费出国留学的政策引导,加大对优秀自费留学生资助和奖励力度。坚持“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方针,吸引海外优秀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完善留学归国人员创业支持政策和环境,提高对留学人员的服务和管理水平,鼓励他们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
进一步扩大外国来华留学生规模,优化来华留学人员结构,到2030年来华留学生总量突破90万人,其中接受学历教育的外国留学生突破60万人。促进来华留学生的趋同化管理,实施来华留学预备教育,不断提高来华留学教育质量。提高孔子学院办学质量和水平,支持国际汉语教育。
3. 以更开放的心态,开展教育国际援助并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增加中国政府奖学金数量,设立“一带一路”留学基金,重点资助“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以及发展中国家的专门人才培养。加强与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机构的合作交流,建立对口援助机制,开展教学支援和师资培训等援助工作。拓宽渠道和领域,建立高等学校毕业生海外志愿者服务机制。
积极参与全球性、区域性教育科技合作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合作,积极参与双边、多边和全球性、区域性教育合作。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组织教育政策、规则、标准的研究和制定。搭建高层次国际教育交流合作与政策对话平台,支持高校参加国际大学联盟,鼓励教师在国际学术组织兼任学术职务,加强教育研究领域和教育创新实践活动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四、 主要原则与发展路径
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立足于中国社会现实与实际需要,扎根于中国文化教育的土壤与血脉,吸收借鉴人类智识积累与文明成果,特别是要抓住当下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进社会转型的良好时机,充分利用政府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富国的政策支持和资源优势,在保持高等教育规模稳步扩大、多样性与丰富性不断增强的同时,努力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与品质,认真探索适合中国社会需要和发展节奏的高等教育现代化模式。
(一)探索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中国路径,寻求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中国模式
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是宏大而独特的教育创新,也是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既不能简单延续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已有经验,也不能完全模仿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只能在承继历史、借鉴他人的基础上,努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现代化之路。这是中国跻身世界知识体系前沿、形成中国高等教育思想、制度和文化高地的关键所在。
1. 坚持走中国特色和世界水平相统一的道路。到2030年,中国不仅要在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公平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还要为人类社会贡献中国人所创造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办学理念和可资借鉴的办学模式。将“中国特色”与“世界水平”融为一体,使其相互支撑与促进,是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探索进程中最具挑战性、也最有价值的部分。
强调“中国特色”并非指中国独有,而是以中国为案例,通过对这片土地上近百年的改革探索与创新实践的浓缩提练,展示后发的人口大国面对全球化、知识经济及社会转型的多重压力,艰难生存、崛起并发展的历史经历;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应对当前和未来全球重大问题的挑战,提供具有普遍意义、可资借鉴的经验。
2. 坚持走文化优势与体制优势相结合的道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建设路径要立足中国国情,扎根中国血脉。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教育传统历经人类历史长河的冲刷洗礼,不仅值得,而且必须为现代中国人所珍惜和承继,这是支撑我们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基因。在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要努力挖掘和弘扬中国文化传统中具有现代生命力和普遍解释力的原创性资源,树立文化自信,使现代中国的重新崛起具有坚实的文化根基。
作为“后发型”的发展中大国,中国社会对高等教育旺盛的需求与相对匮乏的资源支持形成巨大反差。我国要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要强化目标导向性决策,就要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同时积极开拓和利用市场、社会等多种资源,大胆突破制度性瓶颈和体制性障碍,使高校拥有更加自主自律发展的条件和空间。
3. 坚持走教育发展与国家富强相结合的道路。从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来看,将知识生产、人才培养与服务国家战略有机联系在一起是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机构生存发展并走向成功的共同特点。美国的许多世界一流大学都通过参加国家三大科学工程(曼哈顿工程、阿波罗登月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奠定和巩固自己的学术领军地位,并形成全球影响力。中国的很多高水平大学也是在高度参与国家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对国家知识创新体系建设做出贡献而得到政府和社会认可,逐渐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的。
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宏观经济社会需求与大学发展内在逻辑的有机结合,走向2030的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必须找准高等教育和国家发展富强的结合点,在政策与实践上精准发力,走依法治教之路:一方面政府通过体制改革,减政放权,赋予高校更大的法定治理自主权;另一方面高校要加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意愿与能力,使人才培养及学术研究的成果在国家可持续发展及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和价值。
4. 坚持走全球视野与中国意识相结合的道路。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世界性趋势,需要我们以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以虚心的态度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以积极的行动参与国际交流。高等教育现代化也是本土行动,需要立足国情,针对中国社会实际问题,制定本土化解决方案。
由于中国改革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既有中国特定经济社会因素,也有全球化世界的共同背景。因此,发现并科学解释和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将全球视野和本土意识相互结合,将人类社会所积累的多学科知识、多领域经验与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实践智慧融会贯通,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之路。
(二)强化高等教育资源保障与政策导向,形成社会广泛支持的体系及机制
高等教育已成为人类所创造的最庞大的社会事业,其现代化建设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及政策资源。可以说,资源保障是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是中国到2030年整体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约束性条件。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凡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都是在发展的关键时期保障并提高了对教育的投入;凡是在教育上欠账的国家,都跨不过中等收入陷阱。因此,我们必须将资源保障提到战略高度。
1. 继续加大高等教育经费投入。高等教育经费是衡量一个国家保持并发展其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经费虽然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而上升,但是与发达国家、尤其是高等教育强国相比,还有不小差距。为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必须保障经费投入。
首先,加大政府投入,提高高等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提高高等教育经费在国家财政支出中的比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对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的来源渠道有着明确规定,即“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这样的公与非公相结合的高等教育经费体制符合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潮流。
第二,增强高等教育经费的多渠道筹措机制,提高非政府投入经费的总量和比例。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的多渠道来源主要包括学生学费、银行贷款、校企合作收入、捐赠、基金收益等。其中高校收费改革遭遇到了学费水平的“瓶颈”,高校收费制度有待创新。要打破统一学费水平的制度安排,通过价格细分,实行差异性收费。在学费标准的制定中应综合考虑学校水平、学科专业性质、学校所在地区经济发达水平、学生家庭收入水平等变量,实现学生的学费水平与学生家庭支付能力、学生培养成本以及毕业后的预期收入成正比。尊重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扩大高校收费自主权。
第三,提高高校自身经费筹措能力,丰富高等教育经费多元化投入体系。要积极扩大对高等教育的非“政府”投入。例如,在核算生均成本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专业、不同学校、不同收入水平的学生制定不同学费标准;在成功化解目前高校债务危机的基础上,可以考虑通过立法或其他措施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我国高校长期低息贷款制度以及公开发行债券制度;高校应通过科研成果转化和专利技术转让,进一步吸引社会企业增加对高校的经费投入。发展并完善创业型大学理念,借鉴国外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体制改革经验,在增加政府财政拨款和社会多种资金投入的同时,增强大学自身经费筹措能力。将改革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体制作为国家综合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为实现这一改革目标,以市场为核心的筹款管理、投资管理、产业经营等营销方略将成为我国大学自力更生,从“创收”走向“盈利”的重要选择。
2. 切实发挥拨款的政策导向作用。政府政策在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中作用明显,这是中国高等教育的特色所在,是由我国长期以来所形成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所决定的。因此,在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依然应该充分发挥政府政策的导向与保障作用。
当前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非竞争性经费拨款方面突出公平性,在竞争性拨款方面保持灵活性。为了能够最大程度地保障非竞争性经费拨款的公平性,实现区域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逐步建立和实施严格的生均拨款制度是必须的选择,即政府部门对于高等教育的非竞争性经费拨款应在参照生均培养成本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在校学生数量进行拨付。
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高等教育生均拨款制度的建立还有赖于高等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竞争性经费的拨款方面,政府部门除加大投入力度外,还应在拨款的过程中尽可能淡化身份制度和行政级别,努力打造一个公平而高效的科研竞争环境,建立起完善的绩效拨款制度。
为使政府政策资源发挥更大作用,应该进一步做到政策程序的合理性、政策面向的公平性、政策内容的科学性。为规避政策风险,预防政策失误,政策制定需要有合理依据、循科学程序。与经济格局一样,我国高等教育的体系内实际存在着丰富的多样性、层次性和差异性,政府应当秉持公平的原则、采取公正的立场,区别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发展需要,做出资源配置上的科学决策。
3. 促进形成社会广泛支持的体系及机制。现代高等教育体系内部的许多问题本质上是社会问题的反映,因此现代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离不开社会的理解与支持,这是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社会资源。社会资源对高等教育的支持表现在多个方面,如社会捐资、通过产学合作的方式支持高校科研、通过共建实习实践基地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等。
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参与高等教育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需要进一步制定与完善鼓励社会机构支持、参与高等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高校应与社会形成良性互动关系,合作共赢,构建包括政府与社会各类机构在内的有效高等教育社会支持体系。
(三)促进中国高等教育的系统转型,形成多样化、开放性、协调性的教育体系
21世纪的前30年,世界规模最大的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经历了从精英向大众化阶段过渡、进而进入普及化阶段的历程。高等教育在这一历程中要经历脱胎换骨的变化,使同质化、封闭式的教育体系转型为多样化、开放性、协调性的教育体系。
1. 适应普及要求,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多样化需要的能力。多年来,我国庞大的高等教育系统一直存在同质性强,内部创新要素发育不足,服务经济社会多样化需要的能力有限等问题。知识经济社会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增加带来高等教育功能的拓展,传统高等教育难以为继,必须进行系统转型。
从东亚地区的经验看,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实用主义”色彩,在基础教育以升学为导向和高等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背景下,学生的学习动机与经济发展速度成正比,在经济腾飞阶段,经济快速增长能够提供较多较好的就业岗位,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高,因为毕业可以找到好工作,而经济发展进入平稳增长甚至停滞阶段,就业岗位减少,“好”的岗位远不能满足需要,学生的学习动机下降,厌学情绪上升。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由高速增长转变为平稳增长,高等教育普及化会带来规模的持续增长,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之间形成一定“涨力”。这种涨力如何化解,需要高等教育的系统转型。
系统转型是从性质单一的传统高等教育体系转向内涵丰富的第三级教育系统,突破原有大学教育与职业培训、正规高等教育与非正规高等教育、全日制高等教育与非全日制高等教育的藩篱,改变狭窄固化的人才培养理念和制度,培育新的教育机构和组织形态,形成能使不同人才脱颖而出的培养环境和机制;系统转型是高等教育系统在自身与外部环境的互动中,根据社会发展形势与要求,遵循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实现系统的全面发展与进步,这种转型是渐进式的自身发展演变,而非外部力量强力推进下的断裂式变化。
经历系统转型的现代化高等教育体系,应该既符合国家和社会优先发展目标,又保障人民群众享有基本教育权利;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又满足学习者多样性需求;既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相连接,又体现终身学习理念,综合完善的第三级教育体系。我们要从第三级教育系统的建设与完善上,统筹规划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学校教育和终身学习,高端人才培养与大众普及教育等工作。提高教育系统的健康性,实现教育形式的多元化。
2. 促进多样发展,丰富包容性教育的学制体系内涵。高等学校多样化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现代高等教育系统发展逐渐由“同质化”走向“多样化”“异质化”。未来十几年,伴随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普通本科院校更加突出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及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我国将逐步形成以“双一流”为代表的研究型大学、以应用型高校为代表的地方性、行业型本科院校和以示范性高职为代表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以此为基础建立起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分类体系。
明晰不同类型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功能定位,突破人才培养的制度壁垒,形塑一个同时注重应用性技能与学术创造性的第三级教育系统。以多样型人才培养体系,取代将学术置于顶端、将技能置于底端的传统“金字塔型”教育体系。要完善引导我国高校合理定位的法规和政策体系,通过构建《普通高等学校分类标准》、完善《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条例》,明确各类高等教育机构的定位,加强对不同类型高校的分类指导和管理。
要破除传统的政府或单一学术视角的高校层次分类标准,形成综合政府、社会、高校、市场的多维视野,构建起类型与层次相互结合的多元高校分类框架。真正代表普及化时代高等教育的不仅仅是少数几所一流大学,而是一流多元的高等教育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各类高校平衡发展,各展所长,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既有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也有世界一流的应用型高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不同类型高校的学生都能受到公平、适切的教育,成长为合格人才、有用之才。
适应和促进高等教育的办学形式、学习者的学习方式、高等教育机构的存在方式的深刻变化,在包容发展中推进多样化的高等教育。逐步形成以政府主办的公立高等教育与民办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企业大学等共同包容发展的高等教育系统。为学生和社会各界提供更充分、更多样、更适切的学习机会。
3. 做好制度设计,维护协调性发展布局和开放性学制体系。高等教育现代化要求高等教育有序协调发展。这种协调包括多方面多重关系的协调。基于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发展很不平衡的现实,积极推进区域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不仅是教育问题,而且也是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高等教育布局既要考虑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又要尊重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统筹和平衡高等教育规模、质量、公平与效益间的矛盾与张力。提高高等教育的聚集程度,建设世界级、全国性和区域化的高等教育中心。
开放性学制体系首先是推进高等教育体系内部的开放合作。以灵活的学习制度和教学管理制度为纽带,搭建起开放多元、便捷畅通的高等教育“立交桥”和终身学习平台。实现高等教育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化,既促进校内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又增强高校间的开放与合作,还要推进高等教育体系面向社会的开放合作。以国民教育体系为依托,充分发挥网络教育、自学考试等系统的平台作用,建立更加开放和多样化的继续教育体制框架,以企事业单位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为重点,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以在职学习提高为主体,促进职前教育与继续教育相互衔接,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相互沟通、有组织教育与自主学习相互补充,实现各类教育共同发展,资源共享,推进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同时要关注国内与国际高等教育的开放合作,搭建国际与国内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网,提高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与能力。
(四)完善高等教育治理体系,提升制度创新水平及治理能力
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需要在既往改革的基础上,不断探索适应我国国情、符合世界潮流、能够推动现代化进程的制度、体制与机制。完善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实现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依法治教,理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高校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扩大与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1. 推进两级管理三级办学制度。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管理高等教育的权限,逐步完善“省级统筹”的高等教育管理制度。虽然我国确立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高等教育体制,但各种法规只对中央和地方的管理权限做了笼统的划分,许多方面缺乏明确具体的规定,导致高等教育管理往往会出现主、次要角色偏离和权限范围内、外的角色偏离等问题。
顺应经济体制改革的走向,适应建立条块有机结合的新型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需要,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须采取宏观指导下的省级政府统筹为主的原则,把中央部委属高校与地方高校的改革与调整有机结合起来,在管理体制的变化中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调整。地方在规划和实施本地区范围高校改革与调整时,要主动统筹考虑本地区范围内包括部委属高校在内的所有高校,有关部门则应密切配合。
“完善以省级政府为主管理高等教育的体制”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明确目标,也是我国具体国情的必然要求。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基本特征就是各省市自治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中央政府在许多具体的高等教育管理方面难以制定并实施“一刀切”式的全国性政策,因而,在完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过程中,不仅要发挥中央层面的宏观调控作用,还需要突出省级政府的区域统筹作用,做到权责一致、权力均衡、统筹和决策相统一等。
2. 进一步理顺高校与政府、社会的关系。继续推进政府放权、学术事务去行政化,使高校真正成为面向社会、面向市场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政府与高校的关系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问题,政府是(公办)高校的举办者和管理者,高校是具体的办学者,是高等教育活动的关键角色,具有核心地位。因此,高等教育管理制度改革的目标之一应是理顺政府教育管理职能,构建政府与高校的新型关系,切实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推动高校学术工作去行政化。
建国60多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历史性转变,政府与高校关系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政府计划到政府监督、政府协调的过程,微观控制转变为宏观监督与协调管理,中央集权转变为分权和放权,按计划办学转变为自主办学。在这个进程中,政府引领和推动着高校的改革、发展,高校自身也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只是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变革程度不同。
“政府有限干预、高校自主办学”应该成为构建政府与高校新型关系的主要目标。政府必须转变教育管理职能,认识并尊重高校区别于其他机构尤其是行政机构的特性,改变直接行政干预的单一方式,履行政策引导、统筹规划、监督管理和公共财政投入等多方面的职责;高校则要面对政府与社会问责,自主办学,接受质量和绩效评估。
3. 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是近年来我国大学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与目标。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首先要依法治校,依照各高校已经制定的章程办学,让章程从文本走向实践。一要进一步提高章程的认知度,克服传统管理思维的惯性,使章程为广大师生所熟知;二要建设一个以章程为统领、以学术为本位的协调统一的规章制度体系,学校要根据章程的规定,及时制订、完善具体的规章制度,清理、废除不合时宜的规章制度,以保证章程的规定得到充分落实与实施;三要培育良好的章程文化,章程文化是大学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大学理念的具体体现,对于大学章程的有效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
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还需要构建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相互平衡、良性互动的内部治理体系。从我国大学内部治理的现状出发,平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并使之良性互动,是构建大学内部治理体系的关键。应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对学校行政机构功能与作用的认识,行政机构去官僚化。应健全学术机构的组织与功能,让学术委员会真正成为高校学术管理体系的核心机构和校内最高学术机构,真正发挥学术权力在高校内部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高等教育现代化是国家强盛、社会繁荣、学术发达的重要表征。走向2030,我们要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全局出发,用开放的态度、国际的视野、创新的思维、认真扎实的行动,为中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目标实现贡献力量。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专题研究组:史静寰,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北京 100084;叶之红,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研究员,北京 100082;胡建华,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江苏南京 210023;徐小洲,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浙江杭州 310058;杨颉,上海交通大学规划发展处处长、教授,上海 200240;李立国,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北京 100872;刘永贵,南京邮电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教育技术系主任、副教授,江苏南京 210003;瞿振元,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教授,北京 100082;康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秘书长,北京 100082;王小梅,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中国高教研究》主编、编审,北京 100082;高晓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部主任,北京 100082;许焘,高等教育出版社助理编辑,北京 100029
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17年第5期第1-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