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02 点此:53次
意思如下:
空调器的能效比,就是名义制冷量(制热量)与运行功率之比,即EER和COP。家用空调制冷能效比(EER),是额定制冷量与额定功耗的比值。
而空调制热能效比(COP)这个概念,指的是额定制热量与额定功率的比值。
分级说明
通俗地说,空调能效就是消耗同样多的电所产生的冷气/暖气有多少,能效越高的空调越省电。所以,空调能效是衡量空调性能优劣的重要参数。
三级比二级能耗要高一些,也就是二级省点一些,但是变频空调一般只有温度基本恒定之后才是真正的省电开始,这个过程一般2小时以上,假如你用空调都不会超过2小时,那选什么都无所谓,如果长时间使用,二级要省电一些,但是省电不明显。
1、能效比的意思是,消耗能量与换来的效能的比值。 2、能效比也可称为能耗比,指一台空调用一千瓦的电能产生多少千瓦的制冷/热量,这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反映了单位输入功率在空调运行过程中转换成的制冷量。
空调能效比越大,在制冷量相等时节省的电能就越多,空调能效比越高就越省电。
3、空调能效比的计算公式为,空调的能效比=制冷量÷制冷功率,制冷量是指空调调节室温的能力,制冷功率是空调制冷的耗电量,例如一款制冷量5000瓦的2匹空调,制冷功率2000瓦,能效比:5000÷2000=2.50;另一款制冷量同样为5000瓦的2匹空调,制冷功率1500瓦,能效比:5000÷1500=3.33。能效比数值的大小,反映出空调每消耗1000W电功率时制冷量的大小,该数值的大小反映出不同空调产品的节能情况。 4、能效比数值越大,表明该产品使用时所需要消耗的电功率就越小,则在单位时间内,该空调产品的耗电量也就相对越少。
空调能效比是什么意思空调能效比怎么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少想这些问题,这是专业人士所要了解的。那么针对这两个问题本文做个具体的回答。
一、空调能效比是什么意思
空调能效,通常是家用空调制冷能效比(EER)的代称,是额定制冷量与额定功耗的比值。
此外,冷暖式家用空调还包含制热能效比(COP)这个概念,指的是额定制热量与额定功率的比值。但是,就我国绝大多数地域的空调使用习惯而言,空调制热只是冬季取暖的一种辅助手段,其主要功能仍然是夏季制冷,所以,我们一般所称的空调能效通常指的是制冷能效比EER,国家的相关标准也以此为划定能效等级的依据。
1、空调能效比的定义
能效比也可称为能耗比,指一台空调用一千瓦的电能产生多少千瓦的制冷/热量,这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反映了单位输入功率在空调运行过程中转换成的制冷量。空调能效比越大,在制冷量相等时节省的电能就越多,空调能效比越高就越省电。
能效等级是表示空调产品能效高低的一种分级方法,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空调采用的是新能效国标,其中1级能效等级的空调最节能,2级能效等级的空调其次,3级能效等级的空调节能性就比较低了,4、5级的定速空调是已经遭淘汰的高耗能产品。
2、中央空调能效比
随着各大厂家在中央空调的大投入研发,中央空调的能效比已经超过柜式、分体式等普通空调的水平。在同一空调温度下,家用中央空调的耗电量要低于普通的柜式、分体式空调。
一般家用分体空调的能效比是2.3~2.8左右,而中央空调则能达到3.0以上。以舒适100网热卖的大金VRV-N中央空调为例,此系列采用大金直流高效涡旋式压缩机,制冷综合性能指数最高可达4.75,超过国家一级节能标准,系统运转高效节能。此外,中央空调还可以配壁挂炉使用,也可以借助地源热泵技术,将能效比提升至5以上,节能效果显著。
二、空调能效比怎么算
空调能效比的计算公式为,空调的能效比=制冷量÷制冷功率,制冷量是指空调调节室温的能力,制冷功率是空调制冷的耗电量,例如一款制冷量5000瓦的2匹空调,制冷功率2000瓦,能效比:5000÷2000=2.50;另一款制冷量同样为5000瓦的2匹空调,制冷功率1500瓦,能效比:5000÷1500=3.33。能效比数值的大小,反映出空调每消耗1000W电功率时制冷量的大小,该数值的大小反映出不同空调产品的节能情况。能效比数值越大,表明该产品使用时所需要消耗的电功率就越小,则在单位时间内,该空调产品的耗电量也就相对越少。
空调能效比越高越好吗
国家新颁布的空调能效标准共分五级,能耗比是制冷量除以输出功率的比值,最低标准是一级2.6。按照新规定,能耗比低于2.6即为不合格产品。
能耗级别 能耗比
五、3.4
四 、3.2
三、3.0
二、2.8
一、2.6
能耗比越高,空调越省电,但价格也越高。每年空调的利用率并不很高,化很多钱买个能耗比高的空调,从经济上讲不一定划算。
要综合考虑,比如买个二级或三级能耗的就可以了。
变频空调能效比等级如何划分
变频空调与定速空调的能效级别标准不一样。据介绍,能效比实际就是等于制冷量除以耗电量,定速空调的能效比共分为5个等级,从1~5级分别为3.4、3.2、3.0、2.8、2.6,变频空调的能效比也分5级,分别为5.2、4.5、3.9、3.4、3.0,其中变频空调的能效5级相当于定速空调的3级。
定速空调:是市场常见的转速与频率都是固定的空调,制冷制暖量也是固定不变的。
变频空调:其频率可以转换,压缩机的转速可以变化,变频式空调机的优点可归纳为三点:1. 快速制冷、制暖,启动时,以最高的功率进行运转,迅速制冷、制暖;2. 高效节能,根据需要的多少来决定功率,且由于压缩机几乎没有反复的启动/停止,故不消耗多余的电力,所用电费只是一般空调机的约2/3;3. 恒温控制,可控制压缩机的转速,自如地改变功率的高低,保持舒适。
空调最好还是选择单冷的效能要高些,但用起来不方便,所以说,还是要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
你好,所谓apf就是全年能源消耗率,即:在制冷季节及制热季节中,空调机进行制冷(热)运行时从室内除去的热量及向室内送入的热量总和与同一期间内消耗的电量总和之比,也叫全年综合能效比。apf对空调性能的评估更加全面,并且更加适用于评价风冷多联机组。
seer是制冷季节能源消耗效率,seer只是空调在制冷状态下的运行效率,apf则是空调全年在制冷和制热状态下的运转效率,精准呈现了空调全年使用的性能表现。
即额定制冷/热综合耗电量。APF越高,能源转换效率越高。中日APF标准不同,中国相对日本制热权重较低,但同产品,中国标准比日本标准得分会低7到8个百分比。能效比是能源转换效率之比。
能效比越大,节省的电能就越多。在制冷和降噪之外,在日益追求环保和节能的今天,用电量的多少也是大家所关注的。对于消费者来说,选择节能空调可将日后使用过程中的电费一点一滴的节省下来,无疑是精明的选择。
这里涉及两个关键词:能效比和变频。能效比是指空调器在制冷运行时,制冷量与有效输入功率之比。能效比数值的大小,反映出空调器产品每消耗1000W电功率时制冷量的大小。
空调器一般同时具备制冷和制热的能力,因此空调的能效比也分制冷能效比和制热能效比两种,书本中为了区分这两种能效比,分别采用不同的简称,EER一般指制冷能效比,COP一般指制热能效比。就中国绝大多数地域的空调使用习惯而言,空调制热只是冬季取暖的一种辅助手段,其主要功能仍然是夏季制冷,所以人们常说的空调能效比通常指的是制冷能效比EER。EER和COP越高,空调器能耗越小,性能比越高。
在现代生活的过程中空调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个电器,空调的出现也为我们带来了更便利的生活。最初的空调仅具有制冷功能,而空调发展至今除了制冷也具备了制暖的功能,还有像 中央空调 那样功能强大的空调还具有通风的功能。
在选择空调时一定要注意空调的能效比,那么空调能效比是什么呢 空调能效,通常是家用空调制冷能效比(EER)的代称,是额定制冷量与额定功耗的比值。
此外,冷暖式家用空调还包含制热能效比(COP)这个概念,指的是额定制热量与额定功率的比值。但是,就我国绝大多数地域的空调使用习惯而言,空调制热只是冬季取暖的一种辅助手段,其主要功能仍然是夏季制冷,所以,我们一般所称的空调能效通常指的是制冷能效比EER,国家的相关标准也以此为划定能效等级的依据。 通俗地说,空调能效就是消耗同样多的电所产生的冷气/暖气有多少,能效越高的空调越省电。所以,空调能效是衡量空调性能优劣的重要参数。
1.EER是空调器的制冷性能系数,也称能效比,表示空调器的单位功率制冷量。 2. COP是制冷(热)循环中产生的制冷(热)量与制冷(热)所耗电功率之比,分为制冷和制热时的COP,制冷时的性能系数也称EER。 3. 数学表达式为:EER=制冷量/制冷消耗功率 COP=制热量/制热消耗功率 4 . EER和COP越高,空调器能耗越小,性能比越高。
并非能效比越高越省钱。空调的能效比越高就越省电,但对家庭来说不一定会达到省钱的目的。这是因为高能效比空调的成本高,售价也比普通空调高很多。
买空调关键要看性能价格比。购买空调的关键因素不是空调的能效比高不高,任何时候需要关注的是空调的性能价格比,也就是质量稳定性,功能的先进性以及购买价格的经济性与运行的经济性,此外还要看购买与运行的经济性,也就是说功能先进的空调能买得起并且能用的起等因素。总而言之,花最少的钱买最好的空调是消费者选择空调的硬道理。
上一篇:空调的压缩机是干什么用的
下一篇:日立空调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