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08 点此:48次
青马大桥和相邻的汲水门大桥是通往香港新机场的重要通道。青马大桥:世界上最长的公路/铁路悬索吊桥,全长2200米,主跨度1377米,塔高206米。
汲水门大桥:斜拉吊桥,全长820米,主跨度430米,塔高150米。
汀九大桥:三塔斜拉吊桥,塔高分别为 170米、194米和158米,全长1177米,主跨度为448米和475米。原有监测系统青马控制区原有桥梁监测传感器多达774个,包括风速计、气象传感器、动力称量系统、加速度计、位移传感器、应变标尺和水平仪等7大类,用以监测: 缆索、桥塔和桥面的结构位移 缆索受力 桥面应变/应力、 桥面加速度 尽管高精度加速度计所测量的加速度观测值经过二次积分后可以得到横向和垂向的位移向量,但由于加速度计对桥体低频震荡不敏感,所以通过这种方法得到的位移量是不完整、不连续的。新型液压水平仪虽然可以获得垂向位移,但由于液压系统的惯性限制,最大采样率只能达到每秒一次,会错过一些较大的瞬间垂直位移。原有的传统监测手段在监测桥梁振动位移方面都有一些显著缺点。
整个GPS监测系统包括: GPS测量系统 通信网络系统 控制中心分析和管理系统 (1)GPS测量系统 2台MC500 GPS接收机作为参考站,安装在大桥库房的房顶,通过整体监 测软件对其进行系统整体状态的监控。 27台MC500 GPS接收机作为监测站分别安装在桥塔顶端、桥面中部和四分 之一处。(2)通信网络系统 基干网由6500米4芯单模光纤组成,联接监测系统控制中心和3个接驳站 从接驳站到各个监测站由16300米4芯多模光纤联结 通过8 x 24-通道TC8108 光端机和58 x 4-端口非同步TC1885 微光端机联接GPS 接收机和接驳站 4 x 8-通道RS-共享装置播发RTK改正数 2 x Digi Box将SGI 540 NT 工作站的通信端口扩展为32个 (3)控制中心分析和管理系统2台SGI 540 NT工作站:一台用于实时处理和显示GPS RTK结果,一台用于数据存储、备份和分析。
GPS监测系统能提供瞬时位移显示界面,桥面三维位移时间序列,桥塔三维位移时间序列,桥塔两端监测站的三维位移时间序列对比等成果等等,实时获得大桥线形变化等参数,对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分析,能由表及里,从而对结构承载力进行评价。 GPS RTK差分系统是由GPS基准站、GPS监测站和通信系统组成。基准站将接收到的卫星差分信息经过光纤实时传递到监测站。
监测站接收卫星信号及GPS基准站信息,进行实时差分后可实时测得站点的三维空间坐标。此结果将送到GPS监控中心。监控中心对接收机的GPS差分信号结果进行桥梁桥面、桥塔的位移、转角计算,提供大桥管理部门进行安全分析。
青马大桥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GPS技术用于大桥监测的项目,GPS在结构健康监测和高精度定位项目中的作用日渐显著。可以预见,对大桥动态连续的监测,是有效保证结构安全和交通安全的重要手段。
凯美瑞是一款常年销售居于前几名的B型车,是非常值得购买的。
凯美瑞是广汽丰田旗下的一款车型,37年来,历代凯美瑞都持续领先,赢得全球2000万车主的信赖。
凯美瑞汽车的优点为外观大气,功能人性化,例如方向盘上的各种控制和定速巡航、电动坐椅、音响效果较为满意,仪表板一片幽蓝的氛围感觉不错,同时遮阳帘非常实用提升了品位,大灯清洗也较为实用,加速性能优异,油耗也可以。
凯美瑞具有十分优秀的安全性能:
凯美瑞搭载了丰田Toyota Safety Sense智行安全(丰田规避碰撞辅助套装) [17-18] ,包括包括PCS预碰撞安全系统、LDA车道偏离警示系统、AHB自动调节远光灯系统和DRCC动态雷达巡航控制系统。
12个各类设备侦测行车环境,如BSM并线盲区监测系统、RCTA倒车侧后方盲点预警系统、PVM全景监控系统,以及全系标配的VSC车身稳定控制系统、TRC牵引力控制系统和TPMS胎压监测等,为用户提供驾驶辅助。
一.液压型静力水准仪介绍: 液压型静力水准仪是利用连通器原理测量两点或多点之间竖向位移的精密仪器。沉降自动化监测系统主要由储液罐、基准点、测点、采集网关、在线监测云平台等部件组成,可用于桥梁动态扰度、隧道、管廊、路基、地铁、深基坑、大坝、房屋等结构物的沉降自动化监测。
系统整体结构: 各测点通过485总线连接到采集网关,采集网关将数据解析后通过4G无线网络将数据传输到云服务器。
数据在云服务器快速运算后下发到监控中心。前端系统连接图: 二.静力水准系统安装步骤: 1、测点布置: 实地查看现场情况,根据项目特点,结合项目总体布局及周边环境因素,进行针对性的测点布置。基准点需安装在被测结构物周边结构稳定的位置。以储液罐的液面为准,基准点和各测点的水平位置不得低于静力水准仪的最大量程。
2、安装设备: 各测点确认后,按照测点分布图将静力水准仪安装固定在被测的结构物上。常用的安装固定方式有以下两种,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1.胶粘支架安装: 支架通过强力胶粘在测点位置,等待完全干固后,通过M4的螺丝把水准仪安装在支架上。
2.螺丝安装: 支架通过膨胀螺丝固定在测点位置,通过M4螺孔,把水准仪安装在支架上;有些型号的静力水准仪上自带螺丝孔,也可以直接把水准仪通过螺丝直接固定在结构物上。3、安装储液罐: 采用PU管将各个静力水准仪串联起来,并连接到储液罐,。为最大限度的利用量程,静力水准仪的安装位置尽量保持在同一个水平面,且低于储液罐,储液罐位置一般处于基准点水准仪的上方二十公分左右。
4、通液管连接: 连通管为透明PU软管,按各水准仪之间的管线路径顺序铺放,理顺并拉直,再将各静力水准仪连接,中间尽量不要让管路过于曲折,固定时要防止损伤管道,保证水能顺畅流动。 5、气管连接: 通气的作用是使所有测点的气压保持一致,整个气压平衡系统应相互连通且仅在一端与大气相通,保证液面压力为标准大气压力,安装时要确保通气阀正常通气。 6、485信号线缆连接: 按各测点之间的管线路径顺序铺放通信线缆。
接头为防水自锁插头,可直接通过接头接入水准仪,若途中线路发生变更,需要自行接线,只需将同样颜色的线一一对应连接即可。 7、系统充液: 液体应选择纯净水,若无条件可选择静置后的自来水,考虑到低温环境,液体可以以1:1比例加入防冻液,防止液体低温结冻。 灌液时,要注意水压的高低平衡,先将沉降自动化监测系统首尾两端测点的气口打开,将其形成高低差,然后由储液罐的上盖向其中缓慢不间断地充入液体,同时观察液管内是否有气泡产生,如果发现气泡要及时排除,当液体充满液管且液管内的气泡排完后停止充液。(储液罐液位高度需保持在1/2左右)。
8、管道线路保护: 管线用开口的保温管包裹住所有裸露在地面的PU管,然后用警示胶带缠绕密封布于管槽内或是埋入土内。PU管接头与保护罩连接好,仪器盖上保护罩。具体保护措施应根据项目现场环境而定。三、使用注意事项及常见问题处理: 1.选定基准点位置时,应选择不易产生沉降和不易受干扰等相对稳定的位置; 2.加水时应避免水流入气管,气管的起点和终点位置需要做好防雨保护措施; 3.系统连接完毕后,先检查线缆的供电和通讯是否正常;线路正常后在给系统上电; 4.监测期间需要定期排查储液罐李的液位、是否有漏水、人为破坏等影响系统正常运行的因素。
5.被测结构物周边有施工时,静力水准仪需加保护罩,并做一些警示标志。 6.当整套系统中各测点都没有数据时,应先排查系统供电和网关内流量卡的流量;如果是个别测点的水准仪没数据时,可先直接排查该测点的静力水准仪是否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