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08 点此:43次
矿井下的风门种类比较多,如平衡无压风门,避难硐室防爆门,防水防火密闭门,调节风门等。它们各有不同的用途,我们就拿避难硐室门来说,主要安装在避难硐室门口,里外各一道,里面的是密闭门主要起隔绝有毒气体或烟火进入硐室内对矿工造成伤害,外面的一道是防爆门,主要是起抵抗冲击波对避难硐室的冲击。
矿井风门的作用是确保矿井安全生产,通风系统的稳定,减少无效的漏风。
风门施工地点选择风门设置地点一般要符合以下要求:
(一)巷道成形、支护良好,无片帮、冒顶、裂隙现象;
(二)避免建在双道、弯道、道岔、斜坡(大于10°经验判断)上;
(三)一组风门不少于2道,行车风门间距不少于一列车长度,一般不少于12米,行人风门间距不少于5米;满足上述条件后,尽量选择在能支起框的较小断面处,这样可以节省人力物力。
门框固定先将巷道底部掏槽砌平,将门框与门梁组装起来,做到门框与门梁互成直角。
为保证风门能自动关闭,门框安装必须有一定倾斜度,立门框时注意:正向门扇启开方向与风流方向相反,反向门扇启开方向与风流方向一致,防止安反。
扩展资料
新安装的风门,一律由通风科建立台帐,明确风门上的零部件与风门完好程度,由使用单位有关负责人签字后,办理交接手续。
使用过程中需要部分零部件,由通风科提供。风门交接验收严格按质量标准化等各项规定执行。
井下风门按规定检修,使用单位不能修理的,由准备队检修,凡不按规定进行检修的,使用队组处罚款,对于使用单位不能处理的故障由准备队维修好以后,使用单位和准备队双方共同验收,对修理不合格的风门能现场处理的组织现场处理,不能现场处理的要限定维修时间。
准备队负责井下各地点风门的构筑,并确保施工质量。主要负责矿井各队责任区外风门的日常维护和检查工作。
矿用无压风门一般在行人、行车巷道里,抗冲击波门用于炸药库门口,避难硐室防爆门、密闭门用于避难硐室门口、防水防火密闭门用于变电所或泵房的硐室门口起预防与保护的作用,立井防爆门或斜井防爆门用于井口保护风机,因此说,各种不同的煤矿风门安装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一样。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安全问题成为了煤矿企业的重中之重。而在煤矿安全的工作之中,矿井通风系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不容忽视。
矿井通风是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通风状况直接影响到井下工人的生命安全和生产效率、经济效益。
因此,我们需要针对现场实际情况,解决相关的矿井通风技术难题,从系统安全角度出发,提高矿井通风的管理水平,为实现真正的煤矿安全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矿井通风系统在煤矿中的任务主要是向用风地点输送适量的新鲜空气,供人员呼吸、稀释和排出各种有毒有害气体和浮尘、降低作业地点的环境温度、创造良好的气候条件,特别是在发生灾变时能够根据救灾的需要控制和调度风流。为实现上述任务,每个矿井、采区和采煤工作面都必须具备完善的通风系统。合理的通风方式、可靠的控风设施、高效的局部通风机以及相应的通风设施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
1 我国煤矿的通风现状
目前,我国矿井通风技术虽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从总体来看,我国矿井通风的技术水平还处于相对的落后状态,通风系统的可靠性还有待提高。尤其是近年来煤矿生产中采用的综采放顶煤采煤法,其具有开采强度大、经济效益好、机械化程度高等优点,但也导致了瓦斯涌出量大、工作面所需风量大,目前传统的通风技术及通风设备已不能适应这种生产方式。
2 通风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2.1 通风系统不合理。矿井通风系统合理与否,对矿井安全生产会产生长远的影响,不合理的矿井通风方式既不能有效的供风避免灾害的发生,又不能在发生灾害时做到有效控制并减轻灾害损失,直接威胁着井下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2.2 通风设施设置不合理、质量差。
目前部分煤矿存在着应该构筑密闭的地方不构筑而用风门代替,使得井下风门数量增多,有的风门设在主要进、回风巷之间,两边的压差较大导致漏风严重,从而引起一系列的危害。
2.3 通风阻力大,阻力分布不合理。据统计,我国低瓦斯大型矿井的通风总阻力最大者为1962Pa、中型矿井最大为1177.2Pa、小型矿井最大为735.75Pa;高瓦斯矿大型矿井的通风总阻力最大为2452.5Pa、中型矿最大为1962Pa、小型矿最大为1569.6 Pa。
据1982年统计,全国国有重点煤矿中有40%的矿井的通风阻力属于中等和高阻力矿井,其中占矿井总数14.9%的高阻力矿井(93对)的主要通风机的电耗占全国国有重点煤矿总电耗的一半,少数几个矿的通风电耗占原煤电耗的一半以上。
在全国国有重点煤矿总风量为52300m3/s的情况下,矿井通风阻力每减阻9.8 Pa,每年就可节电900万kW·h,节约电费72万元以上。对设计院设计的新建矿井进行的统计分析表明,通风系统中,进风段阻力占总阻力25%、用风段阻力占总阻力45%、回风段阻力占总阻力30%为宜。实测表明,大多数矿井回风段的通风阻力占总阻力的60%~85%,只有少数矿井采区的通风阻力为总阻力的40%~50%。
造成矿井回风巷通风阻力过大的原因有断面突然扩大或缩小、巷道转弯、分岔、会合、冒顶、片帮、通风设施拆除不彻底以及煤泥堵塞等。
2.4 主要通风机运行效率低。由于选用的设备本身效率不高,或者风机性能与矿井通风阻力状况匹配程度较差,风机工作效率普遍偏低,同时造成电能的无谓消耗。
2.5 驱动风机的电机额定功率过大,电机效率低
电机的效率η和功率因数cosφ是随着其负荷率(实际输出功率与额定功率之比)的变化而变化的。
负荷率在1.0附近时,η和cosφ最大;当负荷率在0.5以下时,η和cosφ迅速下降。目前有的矿井电机能力过大,形成了“大马拉小车”现象,电机负荷率低于50%,造成电机的功率低下。
2.6 通风量不足。有的矿井由于全矿或采掘面供风量不足、或风量串联使用次数过多,往往造成某些地点瓦斯积聚、矿尘浓度超标,直接威协着安全生产。
原煤炭工业部1996年底调查表明,国有重点煤矿中尚有48处风量不足的矿井,至于地方煤矿和乡镇煤矿,风量不足或串联次数过多的矿井就更为普遍。
2.7 矿井漏风多。将足够的、符合质量要求的风量送往用风地点,漏风少、有效风量率高,是通风系统有效性表现之一,也是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的主要措施。
可是,有的矿井外部漏风或内部漏风较大,导致有效风量率低,有的矿井的漏风量占通风机总排风量的25%以上,占整个系统反向回风量的35%左右。
2.8 矿井风量调节方法欠妥
有的矿井在投产初期,由于主要通风机能力过剩,就采用下放闸门的方法减少矿井进风量。这种调风方法简便易行,对离心式风机也能节省一部分电能,但比采用调小风机能力(如降低风机转速或用小能力电机)的方法还是多消耗了不少电能,降低了通风系统的经济效益。
如某矿风井安装的风机配用功率为1250kW的电机。
矿井初期需风量为6700m3/min,仅为达产时的一半,采用下放闸门的方法调风,使矿井通风阻力由1000Pa增至4600Pa,实测每小时耗电760kW·h;后换装一台低转速550 kW 的电机驱动,并将闸门全部提起,使风量保持6700m3/min,实测小时耗电160kW·h,全年可节电525.6万kW·h。我市某矿主要通风机闸门阻力为4535Pa,总阻力达6672.7Pa,导致主要通风机装置的效率只有19.9%~21.3%。高的负压不仅增加了通风管理的困难,而且增大了地面漏风量,降低了通风系统的有效性和经济性。
2.9 部分矿井在实际操作时进行恶性调节。一些矿井通风系统采用增阻调节的方式,这样容易导致矿井总风量减少,需要增加风量的采区风量不足,为此,矿井把调节风窗的面积任意缩小,甚至于几乎把巷道堵塞,造成恶性调节。
2.10 矿井缺乏管理与正常的维护。
据我院的设计人员平时下矿调研,一些矿井的通风机处于无人管理或有名无实的管理状态中,有些风机长期处于“带病工作”或不合理的运行状态,如有的风机叶片已经严重锈蚀或变形,这样不仅大大降低了风机的性能,而且也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
3 通风系统的解决对策
3.1 合理选择主通风机机型。为了确保主要通风机的正常运行及降低经济成本,首先选择的通风机机型必须科学、合理。近年来,无论是矿井扩建还是新煤矿井设计施工,很多煤矿企业都注重选择一些效率较高的通风机,以确保新投入使用的通风仪器节能、高效。
3.2 更换电机。矿井设计时,电机设备及主通风机大部分是按照供风容易期及困难期两个时期的风量最大需求、负压进行选型。而投产初期生产规模较小,产量低,一些煤矿井受到地理条件限制影响,设计生产量与实际生产量相差大,因此,企业可根据实际生产需求分别采用更换小功率、低转速电机的方法来提高电机运作负荷率,以达到经济运行。
3.3 调整、改造矿井通风系统。矿井采用合理、科学的通风�。
1、进入避难硐室前,shenhua20先通过防火密封门上的观察窗口查看过渡硐室内是否有人。如果有人正在洗气,山东中煤等其结束洗气进入生存硐室并关闭生存硐室门后,硐室外的避险人员再打开过渡硐室门进入过渡硐室进行洗气。
2、每次洗气人数不宜超过8人。
3、避难硐室正常运行状态下,应关闭CO2辅助硐室门。4、采用压风供氧硐室内共有4个压风供氧出口均需打开。5、采用O2供氧当O2传感器显示O2浓度低于18.5%或高于23%时,可缓慢旋转O2流量计的旋钮来调节硐室内的O2浓度。6、当生存硐室内O2、CO和CO2的浓度达到人体呼吸要求O2浓度为18.5%,CO浓度小于24ppm,CO2浓度小于1%的安全浓度时方可取下配戴的自救器。
7、在压风被破坏的情况下温度控制阀TCV-1、2、3、4中始终有至少一个处于完全开启状态。当生存硐室内的温度、湿度、CO浓度CO2浓度在安全范围内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减少温度控制阀TCV-1、2、3、4开起的个数。8、当CO2压力小于600PSI、过滤除湿降温集成装臵无法正常运行时打开紧急气体旁路系统控制阀延长装臵运行时间。
9、当生存硐室内CO2浓度无法降至1%以下、或吸附剂颜色变为浅紫色时更换CO2吸附剂。10、凹槽标识应和吸附剂标识CO一致,确保吸附剂放臵到正确的凹槽中。CO吸附剂一经充装放臵请勿更换或移除。
当生存硐室内CO浓度无法降至24ppm以下时更换CO吸附剂。